一個規范從誕生到發展逐步走向成熟遠非一日之功,特別是消費類產品的市場,所以各位大俠在購買產品時候,一定要仔細查看版本的變化,包括電視機、有線電視機頂盒、流媒體播放器以及其他家庭影院裝備等產品,現在還在4K時代,最低的接口也需要買HDMI2.0版本兼容的產品,要不,你就等著后悔!因為現今消費類產品的升級換代實在太快啦!我們一起來聊聊,HDMI1.0到HDMI2.1規格變化.
自全球第一部 Blu-ray 播放機 Samsung BD-P1000 是 2006 年推出,采用 HDMI,其后絕大部分 Blu-ray 機以及全高清播放器材都配備HDMI,自此后HDMI一發不可收拾,在線纜行業可謂是呼風喚雨很多年,音視頻傳輸部分從消費類到工業類均有涉足.
■HDMI 1.0
支持 Blu-ray 及全高清 1080/60HZ
HDMI 1.0發布于2002年12月9日,是一個單線數字音頻/視頻連接器接口。鏈接架構基于DVI,使用完全相同的視頻傳輸格式,但是在視頻流的間隔時間內發送音頻和其他輔助數據。HDMI 1.0允許最大TMDS時鐘為165 MHz(每個鏈路的帶寬為4.95 Gbit/s),與DVI相同。它定義了兩個稱為A型和B型的連接器,它們分別使用基于單鏈路DVI-D和雙鏈路DVI-D連接器的pinouts,盡管B型連接器從未用于任何商業產品。HDMI 1.0使用8 b / 10 b編碼視頻傳輸,給它3.96 Gbit / s的視頻帶寬(1920×1080或1920×1080 60 Hz)和8頻道LPCM / 192千赫/ 24位音頻。HDMI 1.0要求支持RGB視頻,可選支持Y′CBCR 4:4:4和4:2:2(強制如果設備支持Y′CBCR其他接口)。顏色深度10 bpc(30位/像素)或12 bpc(36位/像素)允許在使用4:2:2 subsamling,但只有8 bpc(24位/像素)顏色深度時允許使用RGB或Y′CBCR 4:4:4。只支持Rec. 601和Rec. 709顏色空間。HDMI 1.0只允許特定的預定義視頻格式,包括EIA/CEA-861-B中定義的所有格式,以及HDMI規范本身列出的一些其他格式。所有HDMI源/接收器也必須能夠發送/接收本機單鏈接DVI視頻,并完全符合DVI規范
最早的 HDMI 版本,2002 年 12 月推出,可說是專為當年的 Blu-ray 等全高清軟件而設,其最大特點是同時整合了影像和音頻傳輸,比起電腦上的 DVI、DisplayPort 純影像傳輸介面,更加適合影音器材使用,HDMI 1.0 已經支持 DVD 及 Blu-ray 視訊,最高頻寬達到 4.95 Gbps,當中 3.96 Gbps 用作傳輸視頻流,可以支持 1080/60p 或者 UXGA 解析度;音頻方面支持 8 聲道的 LPCM 24bit/192kHz,換言之已經播到多聲道 Hi-Res,在同期的線纜規格對比,實屬相當之強.
■HDMI 1.1
HDMI 1.1在2004年5月20日發布,增加了對DVD-Audio的支持
2004 年 5 月推出,新增了對 DVD-Audio 的支持。DVD-Audio 用 DVD 光碟儲存 16bit/44.1kHz 至 24bit/192kHz 的 PCM 音樂,本來同 SACD 一樣作為 CD 格式的后繼者,不過可惜兩種格式都未能普及.
■HDMI 1.2
支持 SACD
2005 年 8 月推出,新增了對 1-bit audio、也就是 SACD 音頻串流的支持,最多可支持 8 個聲道.DMI CEC 可以讓一個遙控就控制全部兼容的器材,相當方便.
HDMI 1.2在2005年8月8日發布,并增加了一個比特音頻選項,用于超級音頻cd,最多8個頻道。為了使HDMI更適合在PC設備上使用,版本1.2還取消了只使用顯式支持格式的要求。它增加了制造商創建特定于供應商的格式的能力,允許任意的分辨率和刷新速度,而不局限于預先定義的支持格式列表。此外,它添加顯式支持一些新的格式包括720 p在100和120HZ和放松的像素格式支持需求,以便來源只有本地RGB輸出來源(PC)不會被要求支持Y′CBCR輸出.
■HDMI 1.2a
兼容 CEC 多器材操控
HDMI 1.2a于2005年12月14日發布,完全指定了消費者電子控制(CEC)特性、命令集和CEC遵從性測試.
HDMI 1.2 的小改版,在同年 12 月推出,支持全部 CEC(Consumer Electronic Control)功能,讓兼容的器材以 HDMI 連接時以一個遙控就可以全部控制。
新一代的電視、Blu-ray 機等器材都可以支持 Deep Color 技術,令顯示的顏色可以更豐富
HDMI Type-A 也就是最常見的 HDMI 插頭是在 1.0 版本就沿用至今,Type C(mini HDMI)則是 1.3 版推出、Type D(micro HDMI )是在 1.4 版本推出.
■HDMI 1.3
頻寬增至 10.2 Gbps、支持 Deep Color 及高清音效串流
2006 年 6 月推出的一次大改版,將頻寬一口氣增加至 10.2 Gbps,可以支持 30bit、36bit 及 48bit 的 xvYCC、sRGB 或者 YCbCr 的 Deep Color 技術。此外亦支持了 Dolby TrueHD 及 DTS-HD MA 高清音效的串流,可由 Blu-ray 機經 HDMI 串流音訊到支持的功放機解碼,其后的 HDMI 1.3a、1.3b、1.3b1 以及 1.3c 都只是小改動.
《阿凡達》帶來的 3D 熱潮持續了幾年的時間,所以 HDMI 的新功能好多都是針對 3D 作優化.
■HDMI 1.4
支持 4K/30p、3D 及 ARC
HDMI 1.4 可算是早幾年最普及的一個版本,2009 年 5 月推出,已經支持 4K 解析度,不過就只有 4,096 × 2,160/24p 或者 3,840 × 2,160/24p/25p/30p。當年亦是 3D 熱潮開始的時候,HDMI 1.4 也支持了 1080/24p、720/50p/60p 的 3D 影像。音頻方面新增了相當實用的 ARC(Audio Return Channel)功能,讓電視音頻可以經由 HDMI 回傳到功放機再輸出。也新增了 100Mbps 的網絡傳輸功能,通過 HDMI 可以分享互聯網連接.
■HDMI 1.4a、1.4b
新增 3D 功能的小改版
由《阿凡達》帶起的 3D 熱潮一路持續,所以分別在 2010 年 3 月同 2011 年 10 月推出了小改版 HDMI 1.4a 及 1.4b,主要都是針對 3D 而設,例如加多了兩種廣播用的 3D 格式、支持 1080/120p 的 3D 影像等。
由 HDMI 2.0 開始,視頻解析度支持到 4K/60p,也是現時很多電視、功放機等器材較常用到的 HDMI 版本.
■HDMI 2.0
真 4K 版本、頻寬增至 18 Gbps
在 2013 年 9 月推出的 HDMI 2.0 又被稱為“HDMI UHD”,雖然 HDMI 1.4 已經支持 4K 視頻,不過只支持到 30p 的較低規格。HDMI 2.0 將頻寬由 10.2 Gbps 增至 18 Gbps,可以支持 4K/60p 視頻、兼容 Rec.2020 色深?,F時比較多器材,包括電視、功放機、Blu-ray 機等都是采用這個 HDMI 版本。
■HDMI 2.0a
支持 HDR
2015 年 4 月推出的 HDMI 2.0 小改版,加入了 HDR 支持?,F時大部分新一代支持 HDR 的電視都會采用這個版本,新的功放機、UHD Blu-ray 機等也會設有 HDMI 2.0a 端子。其后的 HDMI 2.0b 則是由原本支持 HDR10 的規格,新增了 Hybrid Log-Gamma 這個廣播用的 HDR 格式.
HDMI 2.1 將頻寬大幅提升到 48Gbps.
■HDMI 2.1
支持 8K/60Hz、4K/120Hz 視頻、Dynamic HDR(動態HDR)
2017 年 1 月推出的最新 HDMI 版本,頻寬大幅提升至 48Gbps,可以支持高達 7,680 × 4,320/60Hz(8K/60p) 的影像,或者 4K/120Hz 的更高幀率影像。HDMI 2.1 將會繼續對應返原有的 HDMI A、C 及 D 等幾種插頭設計。而且支持新的 Dynamic HDR 技術,比起現時的“靜態”HDR,“動態”HDR 可以因應每一格畫面的光暗分布進一步提升對比同光暗層次表現。音效方面,HDMI 2.1 支持新的 eARC 技術,比起現有的 ARC(Audio Return Channel),可以回傳 Dolby Atmos 等 Object-based 音效。
HDMI Alternate Mode for USB Type-C
USB-C的HDMI替代模式允許使用USB-C連接器的HDMI支持源直接連接到標準的HDMI顯示設備,而不需要適配器。[176]該標準于2016年9月發布,支持所有HDMI 1.4b特性,如超高清30 Hz的視頻分辨率,以及消費者電子控制(CEC)。在此之前,類似的顯示端口替代模式可用于從USB Type-C源連接到HDMI顯示器,但在這種情況下,需要從顯示端口轉換到HDMI的活動適配器,HDMI替代模式直接連接到顯示器.
備用模式重新配置USB-C中存在的四對超速微分對,以攜帶三個HDMI TMDS通道和時鐘信號。這兩個邊帶使用別針(SBU1和SBU2)用于攜帶HDMI以太網和音頻返回通道和熱插拔檢測功能(HEAC + /效用銷和HEAC−/ HPD銷)。因為沒有足夠的可重構別針留在USB-C容納DDC時鐘(sci),DDC(SDA)的數據,和CEC -這三個信號之間的橋接通過USB功率輸出HDMI源和匯2.0(USB-PD)協議,并進行USB-C配置通道(CC)線,這是可能的,因為電纜是電子標記的,它包含一個USB-PD節點),用于將DDC和CEC從源通過配置通道傳輸到電纜中的節點,這些USB-PD消息被接收并作為再生的DDC (SCL和SDA信號)或CEC信號轉發到HDMI接收器.
HDMI產品在Type-C線纜的沖擊下,目前已經萎縮很大的市場份額,但是由于前期HDMI在高清轉換領域的領先地位,只要發布HDMI更高的規格,更多的亮點,提高產品的技術要求,未來還可以有彎道超車的機會,由于Type-C連接器的缺陷,接口的可靠性偏弱,電視,顯示器及在工業內的音視頻部分,難以有更好的表現.
|